如何看待大规模减税降费
2019年,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正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实行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何看待2019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呢?
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应对美国税收改革的重要手段。从2017年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了30多年来力度最大的税改方案,减税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的减税措施必然吸引国际资本与高端人才的回流,从而全球范围内引发竞争性减税浪潮。目前,包括日本、英国等国家纷纷以减税来应对美国的税改冲击,中国也不例外。2019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就是要通过提升资本收益等措施,在国际层面提升中国对国际资本、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财政政策涵盖政府的收入、支出两个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在收入、支出两个方面的“逆周期”调节,不但包括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少政府对经济系统产出的“抽取”,而且包括大规模的公共支出,以应对经济下降周期的有效需求不足。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实行大规模的公共支出,加之这种大规模支出对稳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也逐年下降,因此大规模减税降费就成为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
大规模减税降费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目前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开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能源成本明显上升,生态环境成本日益内部化。这种要素成本上升与经济下降周期的叠加,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大规模减税降费就是要起到“放水养鱼”的作用,通过降低企业负担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最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019年的减税降费既包括大规模的普惠性减税,又包括结构性减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增值税16%的税率下调至13%。在现实经济中,制造业不但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相当于从侧面给制造业增加了科技研发费用的投入空间,这显然有助于行业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