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中新区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监督索引号53019500200011000
云南滇中新区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2021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滇中新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滇中新区经济发展为统领,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为滇中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改革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现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16〕29号)、《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预算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将昆明市人大批复通过的2021年滇中新区本级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
一、 滇中新区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053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00.3%(超收收入553万元,依法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0,052万元、上年结余160万元、调入资金64,88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410万元,总收入334,556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524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8,889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5,8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343万元,总支出334,55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7,485万元,完成预算数的95.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000万元、上年结余172,551万元、调入资金49,321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74,700万元,收入总计756,057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8,971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3,220万元、调出资金947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3,40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9,57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732万元,完成预算数的86.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376万元、调出资金2,356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无结余。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2021年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
(五)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决算
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7,100万元,上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474,470万元,当年债务转贷收入174,7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19,200万元,2021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329,970万元。
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6,600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5,800万元,年末一般债务余额480,4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290,400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74,7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3,400万元,年末专项债务余额849,570万元。
(六)其他说明的事项
1. 转移支付数据。由于滇中新区决算并入昆明市报送,决算数据为新区本级数据。同时,2021年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上级补助收入决算数为上级下达指标扣除新区下达县区指标后的差值,当新区下达县区指标数大于收到的上级指标数时,该项上级补助收入决算数以负填列。
2.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及使用。上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5,563万元,2021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410万元(安排用于产业扶持资金),年末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343万元,2021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496万元。
二、 2021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把提高收入质量作为财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2021年,在减税降费及中石油停产检修等减收因素影响下,1月新区全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减少45.5%。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新区各级财政主动作为,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等系列举措,5月起新区全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扭负为正。2021年1-12月,新区全辖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9.5亿元,增长7.4%,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01.7%,其中:新区本级完成18.31亿元,增长3.3%。新区全辖和本级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是78.3%和85.6%,收入质量较好。
(二)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第一,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减税降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相关文件;赴中石油、昆钢集团等企业进行减税降费工作专项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需求,针对新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效果、存在问题进行研判;2021年1-12月,滇中新区各项政策减税降费合计38.37亿元,其中,减税34.41亿元,降费3.96亿元。第二,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一是在省对新区的财政体制延续5年的基础上,新区制定了同样延续5年的对下财政体制,为兜牢“三保”底线、县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省2021年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全部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其中,4亿元用于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作为新区股权公司注册资本金。三是年内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3.56亿元,主要用于小哨国际新城核心区再生水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四是牵头研究制定《云南滇中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扶持办法》,从落户、办公用房、经营贡献、专项业务全方位对新区金融企业发展给予了制度保障。
(三)把保障重点支出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稳而有力”地增大投入力度。2021年安排产业扶持资金10.74亿元,其中,全面落实“抗疫情保生产”出台相关政策,安排奖补资金6,269万元;安排PPP项目政府付费支出7.96亿元、前期费5000万元、长龙高速资本金1亿元、凌翔路立交8,000万元、渝昆高铁征迁资金5,000万元、长水机场二期拆迁资金7,500万元、支持新区直管国有企业发展3.2亿元。另一方面,“多用巧力”地转变投入方式。新区财政积极推进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转型,由事后为主向事中事前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直补企业为主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转变。2021年向滇中股权公司注资1亿元,用于设立新区政府引导基金,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四)把系统推进改革作为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保障。一方面,加快数字财政建设,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实施财政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建设,进一步整合了项目库、预算指标、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业务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平台的统一,进一步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逐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能增能减的预算分配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研究制定《新区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新区本级预算单位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的通知》《云南滇中新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办法,进一步完善新区财政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系逐步建立。
(五)把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底线。一是印发《关于对2021年到期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进行预警提示的通知》,明确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确保防范到期债务兑付风险。2021年新区本级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金31.92亿元,利息5.05亿元。二是配合审计署昆明特派办、财政部云南监管局等部门对隐性债务化解、债券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检查,推动风险防控工作不断优化完善。三是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到位,支持新区开发建设。
(六)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再提速的重要基石。一是开展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系统化建设工作,完善了共计33项新区国资监管制度,全面强化依法监管、从严监管、精准监管、主动监管。二是对各监管企业项目投资情况进行了摸底清理,对不符合新区发展要求的项目,制定退出方案,督促企业进行清退,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完成空港大道中段、哨关路、嵩昆路(一期)地下管廊资产注入滇中产业发展集团工作,有效盘活利用资产。四是赴各直管国有企业开展企业债务链接及风险排查专项调研的相关工作,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贸易业务风险、债务链接风险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五是组织滇中产业发展集团、空港投资集团完成股权划转相关工作,进一步充实省级社保基金,有力促使全省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
总结回顾2021年财政工作,在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下,面对艰巨繁重的财税改革任务,滇中新区各级财税部门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任务。这是党工委和管委会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部门对财政工作支持、关心和理解的结果。但在财政运行和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落实党工委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昆明市人大批准的预算,运用好财政政策工具,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滇中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监督索引号53019500200011111
附件:
3-2021年云南滇中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支出执行变动情况说明
4-2021年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情况、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举借政府债务情况)